摘要 |
本文由明清松江人所撰筆記小說《三異筆談》與《玄空經》,上溯明清小說流脈的近代衍化:志怪傳奇的流變與運用吳語方言撰寫白話小說的濫觴。其次,橫向縱向梳理松江文人所編纂的筆記叢談如《谷水舊聞》、《一瓢集》等,結合上海《申報》館發行的文藝期刊「三瑣紀」與《點石齋畫報》(曾連載王韜的志怪小說《淞隱漫錄》)等現代報刊發行形式重新出版,《瀛寰瑣紀》連載了近代中國首部漢譯小說《昕夕閒談》(Night and Morning)等,成為太平天國之亂後上海報社主導的一場饒富文學療癒意義的文化復興;再者,勾稽上海基督教會所辦《萬國公報》(The Globe Magazine),尤其是其中連載的翻譯小說《回頭看記略》(Looking Backward, 2000-1887)呈現的烏托邦圖景及世界文學潮流。以上種種報刊文藝的啟發,皆為促成洋場才子韓邦慶(1856-1894)獨立創辦插圖小說期刊《海上奇書》(刊行1-15期)的繁複脈絡。該刊發行將近十個月,允為近代中國專載小說期刊的先行者。本文將深入探討該刊的發行理念與策略(每期的〈例言〉與《申報》上刊登的廣告)、敘事模式之自覺(小說《海上花列傳》採用「穿插藏閃」筆法、人物對話均以吳語呈現),以及圖文對照的編撰手法,凸顯其承繼松江文脈、融合洋場的「國際村」視域,映現出複雜豐饒的視覺現代性,期刊中的長篇小說《海上花列傳》更成為近代人情小說敘事轉型的典範之作。 |